什么是中暑
(资料图)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热致疾病类型,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热射病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classic heat stroke,CHS)和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
哪些人群容易中暑
经典型热射病主要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主要由高温和(或)高湿环境因素引起,通常没有剧烈的体力活动,体温调节功能受损的个体更容易发病,如婴幼儿、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长期卧床及肥胖患者等个体。
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EHS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尽管EHS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更容易发生,但环境条件并非必需。
中医认为有三类人容易中暑,一个是体内多湿,一个是肺胃有热,一个是阴虚体质。
中暑如何现场急救
现场治疗的重点:
①快速、有效、持续降温;
②迅速补液扩容;
③有效控制躁动和抽搐,其中快速、有效、持续降温是最重要的。
在现场早期处置中推荐“边降温边转运”原则,当降温与转运存在冲突时,应遵循“降温第一,转运第二”的原则。
预防中暑,中医如何调养
1、建立防中暑意识,学习并预备防暑的措施、药物,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及解热镇痛药等;
2、脾胃虚寒者,夏季避免喝冷饮,平时多喝一些红糖姜水;
3、脾湿肥胖者,夏季应该多喝水,能够多流汗,排出体内的湿气,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调理脾湿的药物;
4、气血不足者,饮食上应该增加营养,多吃一些有补气血作用的食物,例如红枣、桂圆、阿胶等。
预防中暑的小妙招:
食疗方
1、瓜皮绿豆水
原料:西瓜皮150克,绿豆100克,冰糖60克。
2、凉拌西瓜皮丝
自拟代茶饮方:
清暑益气茶饮方:西洋参、石斛、荷梗(荷叶)、甘草各2g,西瓜翠衣切块入大火水煮约5分钟,捞去西瓜翠衣,用水沏茶。
洗浴方:
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擦浴、泡澡。
关于中暑的小贴士
1、如遇高温高湿天气,保证睡眠,多喝白开水、绿豆汤等防暑饮品,饮食以清淡为宜。
2、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避免被阳光灼伤皮肤。
3、如有人中暑,应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给病人服用防暑药品。如果病情严重,应立即送医院进行诊治。
作者:方晓磊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急诊科主任 主任医师
科学性审核:闫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
科普中国网
2023-07-09
【智惠农民】热热热热!给你一剂“防暑降温贴”
-
互联网
2023-07-09
君马MEET3噪音测试及君马MEET3刹车距离
-
互联网
2023-07-09
长征故事200字左右(长征小故事200字)
-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7-08
如何实现“天地空”全方位、全天候监测?武夷山国家公园交出智能化答卷
-
中国新闻网
2023-07-08
多米尼克·J·施密特:人工智能潜力尚待充分发掘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8
图知道|走出校园的那一刻,请带上大学校长的临别“锦囊”
-
互联网
2023-07-08
学识水平如何描述(学识水平)
-
北京商报
2023-07-08
基民利好!公募基金两大费率双降
-
中国日报网
2023-07-08
深化一带一路建设 落实亚洲大陆中心综合开发利用
-
清一色财经
2023-07-08
直击WAIC2023|安信证券机械首席分析师郭倩倩:大模型加快了人形机器人的落地商业化的步伐